首页

华裔蕾拉美脚插嘴

时间:2025-05-25 18:24:15 作者: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 浏览量:24286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福建高校搭建“乡土文化”集市 青年学子分享家乡文化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方志权表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对于政策成效的一种量化展示,更向全社会传递了对和美乡村愿景的不懈追求。

我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高度重合,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更多开创性努力。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助于标志这种独特性和开创性,激发全社会投身绿色发展的热情。

幸福黄河我的家丨扎根黄河岸边 “拓荒牛”谱写绿色奇迹

记者了解到,本次全国桨板冠军赛是2023年度,截至目前级别、规格、水平最高的桨板赛事,共分为公开组、大师组、卡胡纳组、高校组、青少年组和大众组,设置了长距离技巧赛、200米冲刺赛、200米龙板赛、1千米接力赛,组别、项目设置丰富。主办方表示,此次赛事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桨板,了解水上运动的魅力,吸引民众对水上运动给予更多的关注。(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福州广播电视台)

中国香港成功申办2026年国际奥协全体代表大会

打磨完成后,“钢轨医生”便开始在钢轨表面和底部涂洒耦合剂,一面手持探头进行探伤扫查,一面关注仪器屏幕显示的波形是否存在异常。“每个钢轨焊缝探伤都需要蹲着进行不少于5分钟的检测,一旦遇到可疑波形,花费的检测时间则更长。”台州市域铁路S1线探伤员冉向表示,每年需要完成两轮全线的接头焊缝探伤,需要近1600个小时。

4月19日电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报,4月17日下午2:30左右,游客朱某某(女,71岁)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参观时,违反基地管理规定,向盼盼园大熊猫室外运动场投掷饼干。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并第一时间将饼干清理出室外运动场,同时对该游客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将其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大熊猫未接触所投掷饼干,经密切观察,大熊猫目前暂无异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